我的小心愿

迎春送福写春联

新年马上就要到了,满眼望去都是喜庆的中国红,大红的灯笼、多彩的年花、丰富的年货……大家忙碌了一年,欢天喜地迎接癸卯年的到来。我家也奏响了欢快的迎春序曲,开启一项重要任务——写春联。
古人在立春时贴“立春”二字,后来发展为贴春联,表达辟邪除灾、迎祥纳福的愿望。每逢春节,我都会写春联和“福”字送给亲戚们,迎春送福。
今年可是我的生肖年——兔年。我先挑选和确定了春联的内容:“玉兔贺岁家兴旺,瑞麟迎春福满堂”,横批“玉兔赐福”,通俗易懂,寓意吉祥。接下来是练习,我用毛笔蘸墨后稳稳地写下了第一个字,然后屏息凝神,一鼓作气地写完了第一副春联。根据老师的点评,我又反复练习了几遍。最后,我充满信心地挥笔,顺利完成了春联和横批的书写。我还将兔子的形象和“福”字结合起来,创作了可爱又喜庆的“兔福”。看着完成的作品,我心里乐滋滋的,很有成就感。
除夕一到,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写好的春联、“福”字,和爷爷一起贴在大门上。看着我亲手写的春联,不禁想起了第一次写春联的经历。那时我紧张地手心冒汗,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才写下第一个字。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,我才小心翼翼地写完了春联。我会努力延续写春联这个传统习俗,也一定会越写越好。这不仅让我快乐和自信,也让我把这份美好愿望和吉祥象征送到亲戚们手中,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。祝福大家新春愉快,万事如意!
小记者记叙了春节前写春联、贴春联的过程,这里面不仅有美好的愿望、温暖的亲情,还有看得见的成长。这件美好的事情,值得坚持做下去。
新年心愿,重归足球队
晨报小记者 郑皓元(上海市大华中学 六年级)
快过年了,你们有自己的新年愿望吗?比如回学校上课,或者见到自己很久没见的朋友等等。我是一名校足球队队员兼资深球迷,我的新年心愿自然是回到学校足球队,代表学校参加比赛!

图/视觉中国
以前和队友一起出去比赛的经历现在依然历历在目,无法忘怀。队友们都很热情开朗,互相之间没啥弯弯绕。去比赛的路上,大家互相打趣,互相鼓励;绿茵场上,都仿佛似亲兄弟一样,心有灵犀,有失误也不会横加指责;比赛结束,输了再接再厉,赢了拥抱庆祝,如同一家人。更何况,队友的技术也很高超,跟着他们的我见贤思齐,球技也是蹭蹭地往上窜。
如果真的可以再去踢比赛的话,让我想想……开往球场的车上,大家有说有笑,一边调侃队友之前在球场上的失误,一边高振双臂,说一些振奋人心的话,鼓舞士气。来到球场热身,虽说是基础活动,但是我们依然活跃气氛,不能让比赛前的紧张影响到技术正常发挥。
终于比赛了,队友们传接自如。每一次进攻都如同惊涛骇浪,每一次防守也宛如固若金汤,集体间的默契已然体现出来,队友积极地跑位、前插、回防。我后场大脚向前,直捣黄龙;队友跳起,头部把球挡下,身体一转,卯足了劲,向着球门凌空抽射,球快速旋转,门将来不及反应,球进了!
比赛结束,靠着我的长传转移和队友凌空抽射,我们拿下比赛。大家聚在一起,抱在一起,看不到别的表情,脸上只有兴奋,就好像这两个字写在脸上一样。大家无拘无束地放声大笑,庆祝胜利。
笑着笑着,我都喘不过气了,咳嗽两声,晃晃头,才从想象的世界出来。希望我的愿望可以实现!当然,希望你,每一个心中寄托着美好愿望的你们,都可以如愿以偿!
编辑点评:
这位小记者通过想象,把一场球赛写得非常精彩、生动!可见他是真爱看球,真想踢球。要知道,想象的画面是有很大能量的,相信你的愿望一定能实现!文字方面,大量动词的使用,短句的运用,让文章读起来很有节奏感!
热热闹闹过个年
晨报小记者 孙旖妤(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 三年级)
就要过年啦!到处红红火火、张灯结彩,洋溢着喜庆的气氛。我们家也开始为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做准备。经过讨论,大家一致决定今年的年夜饭就吃火锅,因为热闹!

图/视觉中国
大年三十,一清早,我就开始剪窗花、写春联、贴春联,家里的过年气氛顿时浓厚了起来。到了晚上,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圆桌旁。圆桌上,火锅烧得正开,冒着浓浓的蒸汽,每个人都被迫眯起了眼睛。开吃啦!我们夹起一片片牛肉、羊肉,一个个魔芋丝、芝士年糕,一条条金针菇,放进翻滚的锅里。突然,有人大叫了一声:“熟了,熟了,可以吃了!”瞬间,大家的筷子都扎进了锅里,捞起各种食物。我们都大吃特吃起来,有的人狼吞虎咽,嘴里还不停地说:“嗯,好吃,太美味了吧!”;有的人细嚼慢咽,还不停地用纸巾擦着嘴巴;还有的拿起自拍杆合影留念。
吃完年夜饭,我们就到各自房间看春晚了。我和哥哥打赌一定要到十二点再睡。春晚的节目很精彩,最搞笑的是小品。小品中隐藏的包袱,让人拍手叫绝。
十二点,新年的钟声敲响,远处传来隐隐的鞭炮声……热闹的新年回来啦!
编辑点评:
这篇小文把年夜饭一家人吃火锅的场景写得很生动,这是亮点。原文中,第一段的概述和第二段的儿歌引用都比较脱离现实,如果能够围绕这顿年夜饭写得更具体些,具体到每个家人,文章就能更好。老师改了开头和结尾。
远方的山

编辑点评:
很美的一篇散文。“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走走”,所有被疫情挡在家中的人,看到此文都会有同感。小记者通过回忆几次看远山的经历,表达了内心“出去走走”的渴望。
迎新年
新年花环制作完成后,我还挥笔沾墨写了春联,剪了小兔子窗花,最后和父母拍了喜庆的全家福。离开时天空竟飘起了纷飞的大雪,惊喜的人们纷纷拿起手机记录这难得的景象。
“愿以雪意祈丰年,静守春来万物新”,回家挂起自己亲制的新年花环,贴上春联和窗花,浓浓的新年氛围立刻重现。此刻我理解了新年的真正含义:人间烟火变幻,不变的永远是我们对幸福与平安的美好期许。
编辑点评:
这位小记者记叙了一场迎新活动,通过对手工活动的描写,呈现了新年喜庆的景象。从开头和结尾可以看出,小记者想表达对新年“变”与“不变”的感叹。
新年,希望
时光飞逝,一年又过去了。
去年在上海封控时,外公突然腿脚骨折,在床上躺了整整3个月。之前整整4年的幼儿园生活中,不管刮风下雨,都是外公接送我和照顾我。外公一直说,他自己身体很健硕,毕竟他以前是军人。可是这次病后,外公瘦了很多,而且腿脚也不那么灵活了。每当我像快活的小鸟一样“飞”得很远时,感觉外公很难再追上我了。
我的心里有些难过,我多么希望外公能像以前那样,和我一起奔跑。
好在,元旦前几天,我拉着外公的手,慢慢地走在路上,发现外公渐渐能走得比之前更快了,而且他很乐观地跟我说,“只要有你在,你就是未来呀,外公怎么会走得慢呢?外公一定会好起来,而且和你一起越来越好。” 当我把话告诉妈妈时,妈妈说,外公说的对。她还说,这就像经历过疫情的城市和国家,虽然有悲伤和难过,但只要有我们这些希望在,就会重新“走”起来,变得越来越好。

这个新年,万物复苏,柳暗花明,我拉着渐渐康复的外公,走在充满希望的阳光下。
编辑点评:
年夜饭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”,转眼又到新年。今年爸爸提议给外公外婆过一个“减负”年,于是我们一起来到了苏州昆山的一家大酒店吃年夜饭。
一走进餐厅,里面人山人海、摩肩接踵,我也迫不及待地穿梭在人群中。我看到有各种各样的菜式:有中式的烤鸭和面点;有西式的牛排和意面;有港式的烧腊和点心;有日式的刺生和寿司;更有东南亚的咖喱和烤串……他们排列得十分整齐,仿佛一位位士兵在放哨呢!我每样都取了一些,很快,食物就像小山一样堆满了我的盘子。我满足地走向餐桌,细细品尝起来。不一会儿,我的肚子就吃得圆滚滚的了。
就在这时,一位头戴财神帽,身穿中式褂服,手捧金元宝,捋着胡须的财神爷大摇大摆地向我走来。他来到我的身边,弯下腰,递过金元宝,笑盈盈地对我说:“小朋友,快来抓金币吧!祝你新的一年,学习进步,身体健康哦!”我赶紧抓了一大把,兴奋地跳了起来:“耶!我拿到财神爷的压岁钱啦!”
这真是一次别开生面、令人印象深刻的年夜饭啊!
编辑点评:
第二段的排比,把年夜饭的丰盛呈现了出来;第三、四段的动作描写,直接引语的运用,把现场感拉满。很不错的一次练笔!
编辑点评:王巍 张智丽
来源:周到上海 作者:晨报学记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