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改扩建的文庙,现在还好吗?
黄浦区2023年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暨重大工程建设集中开工典礼日前举行。今年黄浦计划竣工重大建设项目8个,涉及投资705亿元,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。160街坊(“老市府大楼”)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、南京东路世纪广场改造、黄浦区文化中心、黄浦区委党校等一批标志性、引领性、备受市民关注的重大项目将于2023年竣工。而备受关注的文庙改扩建工程预计将于2025年底竣工开放。
上海文庙始建于1294年,毁于1853年,1855年于现址重建,是典型庙学合一的“学庙”,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。1997年,上海文庙进行了首次改扩建。
当前正在进行的文庙改扩建工程,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0915.28平方米,包括新建建筑面积9885.50平方米(地上2822.10平方米、地下7063.40平方米)、修缮建筑面积1029.78平方米。项目建成后,文庙总建筑面积为13162.14平方米。
在保留文庙中部核心区域现状的基础上,拆除书市等违章建筑和部分管理用房,新建尊经阁、游客服务休憩中心、茶亭复廊、观德堂、致道斋、办公楼、出地面楼梯间1和出地面楼梯间2共8处单体建筑,以及2层地下室,修缮5处管理用房,并同步实施室外总体工程,以恢复文庙西庙轴、东学轴的传统规制布局。预计将于2025年底竣工开放。
此次改扩建在设计原则上将把握“四个结合”:与“重塑老城厢”对文庙地区文化建设发展的战略要求相结合;与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的总体要求相结合;与老西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要求相结合;与文庙本体建筑修缮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相结合。
在设计内容上,打造“四态合一”的文庙特色街区,实现新建建筑与街区风貌和谐统一。通过沿街绿地及透绿提升整体生态环境,形成形态、生态、神态、业态“四态合一”内外互动交融的文庙特色街区。
完善配套设施,重塑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。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承托地面活动,综合考虑停车、库房、报告厅等各类附属功能需求,将文庙打造成为深入体验“上海文化”的又一历史人文空间,通过与老城厢的重塑,最大程度实现共建共享、共荣共生。
绿化广场及展厅面积大大增加。绿化广场面积扩大至约2053平方米,道路沿街绿化面积从原来的0平方米增加到887平方米,绿地率为15%。展厅面积约3000平方米,在现有基础上扩大约10倍。
留、改、扩相结合,充分利用地下空间。通过本次改造扩建,在文庙保护范围内的大部分建筑均保留;东南角中外文化交流中心、西南角办公仓储区域保护性改造;尊经阁按拆除复建考虑。
停车数量大幅增加。适当考虑周边的地下空间共享,机动车停车位在现有基础上扩大8倍;非机动车停车位在现有基础上扩大3倍,一定程度上改善文庙周边地区停车难问题。
未来,上海文庙及其所在的这片街区将通过城市更新、赋能升级,焕发出新生机。拥有700多年历史的上海文庙,不仅留得住记忆,更让人们看得到“未来”。
晨报记者 何雅君
来源:新闻晨报 作者:何雅君